当前位置: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 文章内容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考点:建筑火灾发展及蔓延的机理[2]
来源: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2019年05月17日 【注 册消防工程师专业网站所有评论

(一)烟气流动的路线及特点

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扩散蔓延主要呈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在建筑内部,烟气流动扩 散一般有三条路线。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 夕卡;第二条:着火房间→室外;第三条: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1.着火房间内的烟气流动

火灾过程中,由于热浮力作用,燃烧产生的热烟气从火焰区直接上升到达楼板或者顶棚, 然后会改变流动方向沿顶棚水平扩散。由于受冷空气掺混以及楼板、顶棚等建筑围护结构的阻 挡,水平方向流动扩散的烟气温度逐渐下降并向下流动。逐i斩冷却的烟气和冷空气流向燃烧 区,形成了室内的自然对流流动,火越烧越旺,如图 1-2一1 所示。着火房间内顶棚下方逐渐 积累形成稳定的烟气层。

描述室内烟气流动特点和规律涉及几个重要的概念,包括烟气羽流、顶棚射流、烟气层沉 降,以下作简单介绍。

(1)烟气羽流。在一般的建筑房间内,内部物品多为固体。当可燃固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 响开始燃烧时,首先发生阴燃。当达到一定温度并且有适合的通风条件时,阴燃便转变为明火 燃烧。明火出现后,可燃物迅速燃烧。燃烧中,火源上方的火焰及燃烧生成的流动烟气通常称 为火羽流,如图 1-2-2 所示。在燃烧表面上方附近为火焰区,它又可以分为连续火焰区和间 歇火焰区。而火焰区上方为燃烧产物即烟气的羽流区,其流动完全由浮力效应控制,一般称其 为烟气羽流或浮力羽流。由于浮力作用,烟气流会形成一个热烟气团,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 动,在上升过程中卷吸周围新鲜空气与原有的烟气发生掺混。

着火房间内的自然对流

(2)顶棚射流。当烟气羽流撞击到房间的顶棚后,沿顶棚水平运动,形成一个较薄的顶棚 射流层,称为顶棚射流。由于它的作用,使安装在顶棚上的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和洒水喷 头产生响应,实现自动报警和喷淋灭火。 图 1-2-3 所示为无限大顶棚以下的理想化顶棚射 流。

理想化顶棚射流

在实际建筑火灾初期,产生的热烟气不足以在室内上方积聚形成静止的热烟气层,在顶棚 与静止环境空气之间的顶棚射流烟气层会出现迅速流动的现象。 当顶棚射流的热烟气通过顶棚 表面和边缘的开口排出,可以延缓热烟气在顶棚以下积聚。热烟气羽流经撞击顶棚后形成顶棚 射流流出着火区域。由于热烟气层的下边界会水平卷吸环境空气,因此热烟气层在流动的过程 中逐渐加厚, 空气卷吸使顶棚射流的温度和速度降低。另外,当热烟气沿顶棚流动时,与顶棚 表面发生的热交换也使得靠近顶棚处的烟气温度降低。研究表明,假设顶棚距离可燃物的垂直 高度为 H, 多数情况下顶棚射流层的厚度约为距离顶棚以下高度 H 的 5% - 12% ,而顶棚射流 层内最大温度和最大速度出现在距离顶棚以下高度 H 的 1%处。 顶棚射流的最大温度和最大速 度值是估算火灾探测器和喷头热响应的重要基础。

(3)烟气层沉降。随着燃烧持续发展,新的烟气不断向上补充,室内烟气层的厚度逐渐增 加,在这一阶段,上部烟气的温度逐渐升高、浓度逐渐增大,如果可燃物充足,且烟气不能充 分地从上部排巾,烟气层将会一直下降,直到浸没火源。由于烟气层的下降,使得室内的洁净 空气减少,烟气中的未燃可燃成分逐渐增多。如果着火房间的门、窗等开口是敞开的,烟气会 沿这些开口排出。根据烟气的生成速率,并结合着火房间的几何尺寸,可以估算出烟气层厚度 随时间变化的状况。

发生火灾时,应设法通过打开排烟口等方式,将烟气层限制在一定高度内。否则,着火房 间烟气层下降到房间开口位置,如门 、 窗或其他缝隙时,烟气会通过这些开口蔓延扩散到建筑 的其他地方。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