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3.7.1 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3.7.2 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1 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
2 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
3 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
4 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
5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
3.7.3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7.4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3.7.4的规定。
表3.7.4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m)
生产类别 | 耐火等级 | 单层厂房 | 多层厂房 | 高层厂房 |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
甲 | 一、二级 | 30 | 25 | - | - |
乙 | 一、二级 | 75 | 50 | 30 | - |
丙 | 一、二级 三 级 | 80 60 | 60 40 | 40 - | 30 - |
丁 | 一、二级 三 级 四 级 | 不限 60 50 | 不限 50 - | 50 - - | 45 - - |
戊 | 一、二级 三 级 四 级 | 不限 100 60 | 不限 75 - | 75 - - | 60 - - |
3.7.5 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3.7.5的规定经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表3.7.5 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
厂房层数 | 一、二层 | 三层 | ≥四层 |
宽度指标 | 0.6 | 0.8 | 1.0 |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室外楼梯、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6.4节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