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 文章内容
大型地下空间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分析关键知识点:烟控系统的设计及其量化指标
来源: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2016年03月02日 【注 册消防工程师专业网站所有评论

大型地下空间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分析关键知识点:烟控系统的设计及其量化指标

烟控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是:

1)为人员疏散捉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保证在疏散过程中不会受到火灾产生的烟气的伤害。

2)为消防救援提供一个救援和展开灭火作业的安全通道和区域,免受火灾的影响。

3)及时排除火灾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减少对建筑结构的损伤。

在性能化的烟控系统设计中,排烟量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1)排烟量大于火灾时产生的烟气量。

2)排烟量等于火灾时产生的烟气量,且烟层的高度要大于一个临界高度,即保证人员安全的高度。

3)排烟量小于火灾时产生的烟气量,但是烟层的高度下降到临界高度时,人员已经疏散完毕。

由于烟控系统的目的是防止人员受到火灾烟气的影响,因此烟控系统设计应使烟层维持在距离地面一定的高度以上,这个高度又称为临界烟层高度。临界烟层的计算见式(3-45-1)

Hd = 1.6+0.1Hc - h)    (3-45-1)

式中 Hd——烟层距离疏散地面的临界高度;

Hc——空间顶棚距离火源位置的高度;

h——疏散地面高于火源位置的高度。

三者的空间关系如图3-45-3所示。

火灾中烟气运动的一般现象是:燃烧产生热烟气,这些热烟气上升并在火焰上方形成烟羽流。烟羽流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卷吸空气,因此随着高度的增加烟羽流水平断面的直径和质量流量逐渐增加,这些热烟气在屋顶形成一个热烟层,并随着烟气的聚集,烟层高度逐渐下降。另外,对于空间形状复杂或情况特殊的排烟设计需要进行烟气运动的数值模拟分析。

相关案例分析大型地下空间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分析:某商务核心区(图3-45-1)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为102951m2,主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