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石油化工防火
1、装置布置
1)工艺生产装置区域内的露天设备、储罐、建筑物、构筑物等,宜按生产流程集中合理布置。
2)明火设备应集中布置在区域内的边缘部位,放在散发可燃气体设备、建(构)筑物的侧风向或上风向。但是有飞火的明火设备,应该布置在上述设备的建(构)筑物的侧风向。
3)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设备、建(构)筑物宜布置在装置区的边缘,其中有爆炸危险和高压的设备,一般布置在一侧,必要时设置在防爆构筑物内。
4)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5)在一座厂房内有不同生产类别,因为安全需要隔开生产时,应用不开孔洞的防火墙隔开。
6)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的在线自动分析仪器室,应设置在生产现场或与分析化验室等辅助建筑物相隔开的单独房间内。
2、泄压排放
1)大企业使用火炬系统排放废气,中小企业使用放空管
2)全厂性火炬,应布置在生产装置、易燃可燃液体与可燃气体的储罐区和装卸区及人员密集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距火炬筒30m范围内严禁可燃气体防空。
3)严禁排入火炬的可燃气体携带可燃液体;火炬的辐射热不应影响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4)火炬燃烧嘴喷出的气流速度要适中,一般控制在音速的1/5左右。在火炬筒上部应安装防回火装置。
5)放空管设在设备的顶部,其管口要高出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2m以上;连续排放的,管口要高出20m半径范围内建筑物顶3.5m以上;间歇排放的,管口要高出10m范围内建筑屋顶3.5m以上。放空管要安阻火器,要防雷,要接地(防静电放电引起事故)。
3、储存设施防火
1)甲乙丙液体、液化石油气、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可燃材料堆场等,应设在城市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宜设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甲乙丙液体储罐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当布置在较高地带时,应采取安全防护设施。
3)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开阔等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m的不燃烧实体防护墙。
4)钢制储罐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铝顶储罐和顶板厚度小于4mm的钢质储罐,应装设避雷针。浮顶罐或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导线做电气连接。
5)罐组的总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固定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20000m3;浮顶、内浮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600000m3;固定顶罐和浮顶、内浮顶罐的混合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20000m3;其中浮顶、内浮顶罐的容积可折半计算
4、装卸设施防火
1)铁路装卸:
a.油品装卸鹤管至铁路大门的距离,一般不小于20m,装卸栈桥宜设置半固定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间距不大于60m。
b.当两条油品装卸线共用一座栈桥或一排鹤管时,两条装卸线中心线的距离:采用公称直径为100mm的小鹤管时,一般不大于6m;采用公称直径为200mm的大鹤管时,不大于7.5m。
c.相邻两座装卸栈桥之间两条油品装卸线中心线的距离,当两者或其中之一用于甲、乙类油品时,一般不小于lm,当两者都用于丙类油品时,一般不小于6m。卸车线中心线至零位罐的距离一般不小于6m。
d.装卸栈桥边缘与油品装卸中心线的距离,自轨面算起,高度3m以下的一般不小于2m,高度3m以上的一般不小于1.85m。装卸桟桥至作业区内其他铁路线的间距一般不小于20m,至主要道路的间距一般不小于15m。
e.消防车道与装卸找桥的距离一般不大于80m且不小于15m。
f.装卸前,油罐到位,机车必须离开,装卸时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罐口,雷雨天气不得进行装卸作业,装卸完毕,须静止2min,在进行下面的作业。
2)公路装卸:
a.装卸车鹤管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4m,装卸车辆对位后要熄火,装卸过程中要门窗紧闭,严禁采用明沟(槽)卸车系统卸车。
b.在距装卸鹤管10m以外的装卸管道上,必须设置事故情况下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c.装卸车辆进入装卸区行车速度不得超过5km/h。
3)码头装卸:
a.海港或河港中位于锚地上游的装卸甲乙类油品泊位与锚地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装卸丙类油品泊位与锚地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河港中位于锚地下游的的油品泊位与锚地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甲乙类油品码头前沿线与陆上储油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装卸甲乙类油品的泊位与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0m,陆上其他设施与油品码头的间距不应小于40m。
b.管道设计流速不应大于4.5m/s,液化石油气液态安全流速不应大于3.Om/s的规定。
C.装卸作业前应先接好地线后再接输油管,作业中禁止使用非防爆的手电筒等能产生火花的设备,装卸完毕后,应先拆输油管后拆地线,擦净现场油污。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石油化工防火
1、石油化工火灾危险性有( )
A:原料、中间体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性
B:爆炸与燃烧并存,易造成人员伤亡
C:工艺装置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D:温度、压力等参数控制不当易引发爆炸和火灾
E:违章操作等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答案】ACDE
【解析】考核的是石油化工火灾危险性。参数不当违章操作导致全过程泄露
1)原料、中间体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性 (全过程)
2)工艺装置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泄露)
3)温度、压力等参数控制不当易引发爆炸和火灾(参数)
4)违章操作等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违章)
选项B是石油化工火灾的特点
2、全厂性火炬应布置在可燃气体的贮罐区、 装卸区, 以及全厂性重要辅助生产设施及人员集中场所的 ( ) 。
A.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B.下风侧
C.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D.上风侧
【答案】C
【解析】全厂性火炬应布置在工艺生产装置、易燃和可燃液体与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的贮罐区、装卸区,以及全厂性重要辅助生产设施及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如此设置, 其对人员集中场所中的人员伤害是最小的,而上风侧没指定风的吹来的方位和频率的关系,故不妥。所以,正确答案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