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 文章内容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与习题: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来源: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2018年10月29日 【注 册消防工程师专业网站所有评论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是指构成建筑物的基础、墙体或柱、楼板、楼梯、门窗、屋顶承重构件等各个部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是判定建筑构件承受火灾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

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曲制成建筑构件的材料的燃烧性能来决定的。因此,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取决于制成建筑构件的材料的燃烧性能。

根据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三类:

1、不燃烧体。

不燃烧体是指用不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砖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或楼板、钢屋架等构件。

2、难燃烧体。

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做成而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如经阻燃处理的木质防火门、木龙骨板条、抹灰隔墙体、水泥刨花板等。

3、燃烧体。

燃烧体是指用可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板等构件。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起火或受热失去稳定性,能使建筑物倒塌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增大。为了安全疏散人员、抢救物质和扑灭火灾,要求建筑物应具有一定的耐火能力。建筑物耐火的能力取决于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一)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含义。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一般用小时表示。

(二)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

判定建筑构件是否达到了耐火极限有以下三个条件,当任一条件出现时,都表明该建筑构件达到了耐火极限。

1、失去稳定性。

失去稳定性,即构件失去支持能力,是指构件在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构件材质性能的变化,自身解体或垮塌,使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破坏。如受火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失去支承能力、非承重构件自身解体或垮塌等,均属于失去支持能力的象征。

2、失去完整性。

失去完整性,即构件完整性被破坏,是指薄壁分隔构件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落,形成穿透裂缝或孔隙,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火面可燃物起火。如受火作用后的板条抹灰墙,内部可燃板条先行自燃,一定时间后其背火面的抹灰层龟裂脱落,引起燃烧起火。

3、失去隔热性。

失去隔热性,即构件失去隔火作用,是指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背火面任一点的温度达到220℃时,构件失去隔火作用。以背火面温度升高到220℃作为界限,主要是因为构件上如出现穿透裂缝,火能通过裂缝蔓延,或者构件背火面的温度达到220℃,这时虽然没有火焰过去,但这种温度已经能够使靠近构件背面的纤维制品自燃了。如纤维系列的棉花、纸张、化纤品等一些燃点较低的可燃物烤焦以致起火。

(三)主要构件耐火极限的影响因素。

墙体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和厚度有关;柱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及截面尺度有关。钢柱虽为不燃烧体,但有无保护层可使其耐火极限差别很大。钢筋混凝土柱和砖柱都属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是随其截面的加大而上升;现浇整体式肋形钢筋混凝土楼板为不燃材料,其耐火极限取决于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三个判定条件,实际应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分隔构件(隔墙、吊顶、门窗):失去完整性戒绝热性; (2)承重构件(梁、柱、屋架):失去稳定性; (3)承重分隔构件(承重墙、楼板):失去稳定性戒完整性戒绝热性。 影响耐火极限的要素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中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确定 1、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 2、88%火灾可在 1.5h 内扑灭,80%火灾可在 1h 内扑灭。 3、一级建筑物楼板耐火极限定为 1.5h,二级建筑物楼板耐火极限定为1h。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临界热辐射通量为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戒试验( )分钟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10

B.20

C.30

D.15

【答案】C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正确的是( ) 。

A.材料

B.燃烧滴落物/微粒

C.临界热辐射通量

D.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E.THR300s

【答案】ABCD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主要是指组成建筑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我国把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进行分类,分为( )。

A.不燃性

B.难燃性

C.可燃性

D.易燃性

E.易爆性

【答案】ABC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附加信息包括( )。

A.产烟特性

B.燃烧滴落物

C.微粒等级

D.耐火等级

E.烟气毒性等级

【答案】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