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考点: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概念:
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疏散走道的设置应保证逃离火场的人员进入走道后,能顺利地继续通行至楼梯间,到达安全地带。
避难走道:是指采取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区别:
防排烟设计:避难走道的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建规》8.5.1),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应设置排烟设施(《建规》8.5.3)。
防护设计:不同耐火等级的建筑,其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一二级为1.00h不燃性,三级为1.00h不燃性,三级为0.25h难燃性);避难走道两侧的防火隔墙不应低于3.00h。
疏散照明设计: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对于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建规》10.3.2)必考点
必考点:
《建规》6.4.10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建规》6.4.14 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m。
3)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4)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习题: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指示灯的间距不应大于()m。
A . 1.5,20
B . 1.2,20
C . 1.0,20
D . 1.0.1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厂房的分区。根据教材表2—5—1可以得出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甲类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000m2。故本题答案为B。
避难走道内应设置( )。
A.消火栓
B.消防应急照明
C.防烟设施
D.应急广播
E.消防专线电话
参考答案:A、B、D、E
有一住宅建筑,高度50m,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小于15m。该住宅建筑每单元至少设置( )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2.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A.100
B.150
C.200
D.250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