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 文章内容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与习题: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来源: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2018年10月23日 【注 册消防工程师专业网站所有评论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质

氧化性物质指本身未必可燃,但通常因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有些氧化性物质对热、振动或摩擦较敏感,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如松软的粉末等接触,即能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少数氧化性物质容易发生自动分解(不稳定性),从而其本身就可具有发生着火和爆炸所需的所有成分。大多数氧化性物质可与强酸液体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毒性气体。某些物质在卷入火中时也可放出毒性气体。

1、氧化性物质的分类按物质形态划分,氧化性物质可分为固体氧化性物质和液体氧化性物质。根据氧化性能强弱,无机氧化性物质通常分为两级。一级主要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和盐类,如过氧化纳、高氯酸铀、硝酸饵、高锚酸何等。一些氧化性物质的分子中含有过氧基(-0-0一)或高价态元素(N5+、Mn7+等),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氧化性很强,是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二级氧化性物质虽然也容易分解,但比一级稳定,是较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除一级外的所有无机氧化剂均为二级氧化性物质,如亚硝酸铀、亚氯酸例、连二硫酸铀、重铭酸铀、氧化银等。

2、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多数氧化性物质的特点是氧化价态高,金属活泼性强,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本身不燃烧,但与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和爆炸。

3、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有些氧化性物质与可燃液体接触能引起燃烧。如高f孟酸押与甘油或乙二醇接触,过氧化铀与甲醇或醋酸接触,铭酸丙酣与香蕉水接触等,都能起火。

有机过氧化物

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种含有两价的—O—O—结构的有机物质,也可能是过氧化氢的衍生物。如过蚁酸(HCOOOH)、过乙酸(CH3COOOH)等。有机过氧化物是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并可发生放热的加速分解过程,其火灾危险特性可归纳以下两点:

(1)分解爆炸性。由于有机过氧化物都含有极不稳定的过氧基—O—O—,对热、震动、冲击和摩擦都极为敏感,所以当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时即分解。如过氧化二乙酰,纯品制成后存放24小时就可能发生强烈的爆炸;过氧化二苯甲酰含水在1%以下时,稍有摩擦即能引起爆炸;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在10℃以上时不稳定,达到17.22℃时即分解爆炸;过乙酸(过醋酸)纯品极不稳定,在零下20℃时也会爆炸,浓度大于45%的溶液时,在存放过程中仍可分解出氧气,加热至110℃时即爆炸。这就不难看出,有机过氧化物对温度和外力作用是十分敏感的,其危险性和危害性比其它氧化剂更大。

(2)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不仅极易分解爆炸,而且特别易燃,有的非常易燃。如过氧化叔丁醇的闪点26.67℃。所以扑救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时应特别注意爆炸的危险性。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过氧化二苯甲酰含水在1%以下时,稍有摩擦即能引起爆炸,这体现了有机过氧化物的(  )。

A.分解爆炸性

B.易燃性

C.受热分解性

D.可燃性

【答案】A

【解析】有机过氧化物的火灾危险特性可归纳以下两点:

(1)分解爆炸性:过氧化二苯甲酰含水在1%以下时,稍有摩擦即能引起爆炸;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在10℃以上时不稳定,达到17.22℃时即分解爆炸。

(2)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不仅极易分解爆炸,而且特别易燃。

以下属于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的是(  )。 

A.受热、被撞分解性 

B.带电性 

C.可燃性 

D.与水作用分解性 

E.腐蚀毒害性 

【答案】ACDE

【解析】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包括:受热、被撞分解性;可燃性;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与酸作用分解性;与水作用分解性;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腐蚀毒害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E。 

以下属于有机过氧化物的火灾危险特性的是(  )。 

A.自燃性 

B.易燃性 

C.分解爆炸性 

D.伤害性 

E.流动性 

【答案】BCD

【解析】有机过氧化物是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并可发生放热的加速分解过程,其火灾危险特性可归结为以下两点:①分解爆炸性;②易燃性。此外,有机过氧化物一般容易伤害眼睛,如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叔丁醇、过氧化二乙酰等,都对眼睛有伤害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