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 文章内容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及习题: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来源:消防工程师考试网 2018年10月13日 【注 册消防工程师专业网站所有评论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一、定义:

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在发生爆炸时,势能(化学能或机械能)突然转变为动能,有高压气体生成或者释放出高压气体,这些高压气体随之做机械功,如移动、改变或抛射周围的物体。一旦发生爆炸,将会对邻近的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这是由于构成爆炸体系的高压气体作用到周围物体上,使物体受力不平衡,从而遭到破坏。

二、爆炸的分类——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一)物理爆炸——是指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如蒸汽锅炉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

(二)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1、炸药爆炸2、可燃气体爆炸(混合气体爆炸和气体单分解爆炸)3、可燃粉尘爆炸化学爆炸。

(1)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2)粉尘爆炸的特点。

①连续性爆炸;

②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

③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①颗粒的尺寸。颗粒越细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氧吸附也越多,在空中悬浮时间越长,爆炸危险性越大;

②粉尘浓度。

③空气的含水量。空气中含水量越高,粉尘的最小引爆能量越高;

④含氧量。随着含氧量的增加,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扩大;

⑤可燃气体含量。有粉尘的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时,会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核爆炸:由于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称为核爆炸。如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爆炸都属核爆炸。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分类,通常将爆炸分为( )。

A、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B、化学爆炸、核爆炸

C、物理爆炸、核爆炸

D、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分类,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实务教材P20。

可(易)燃气体预混燃烧往往是爆炸式的燃烧,也叫( )。

A、动力燃烧

B、气体爆炸

C、聚合放热

D、蒸发燃烧

E、燃烧放热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它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参见实务教材P5。动力燃烧(爆炸)。动力燃烧也叫爆炸燃烧。参见实务教材P7。

属于物理爆炸的是( )。

A、液化气钢瓶爆炸

B、蒸汽锅炉爆炸

C、压缩气体爆炸

D、粉尘爆炸

E、压力容器爆炸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物质因状态爆炸变化导致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布改变。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和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物理爆炸本身虽没有进行燃烧反应,但它产生的冲击力可直接或间接的造成火灾。参见实务教材P20。